HOME-回首頁《旅程安排/古蹟介紹/風景區》

旅程安排:

簡易一日遊---
1. 自行開車 :三義交流道→西湖渡假村→雕刻街→雕刻博物館→龍騰斷橋→交流道
2. 搭火車: 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關刀山→勝興車站


休閒二日遊---自行開車
第一天:三義交流道→西湖渡假村→德興池→雕刻街→雕刻博物館→夜宿三義
勝興車站之--峰州渡假小木屋金風渡假廣場
第二天:勝興車站→龍騰斷橋→關刀山→鯉魚潭水庫→火炎山→交流道


豪華三日遊--- 自行開車
第一天:三義交流道→西湖渡假村→德興池→觀音寺觀音瀑布→鯉魚潭水庫→夜宿三義
勝興車站之--峰州渡假小木屋 金風渡假廣場
第二天:勝興車站→龍騰斷橋→130線景觀道路→聖衡宮→雙潭村→休閒觀光果園→北坪茶園→遠眺苗西落日→夜宿三義
勝興車站之--峰州渡假小木屋金風渡假廣場

第三天:漫步水美雕刻街→神雕村→雕刻博物館→裕隆汽車廠→四份溪村道→交流道



三義的歷史古蹟:
吳湯興衣冠塚介紹
吳 湯 興 , 別 號 紹 文 , 祖 籍 廣 東 蕉 嶺 , 先 人 來 台 , 定 居 苗 栗 銅 鑼 灣 庄 樟 樹 林 人 , 少 年 入 黨 , 平 日 以 俠 義 聞 名 於 鄉 里 。 乙 未 之 役 , 台 灣 自 主 , 官 民 聯 合 抗 日 , 唐 景 崧 授 湯 興 為 義 軍 之 役 , 吳 氏 即 與 生 員 邱 國 霖 、 吳 鎮 洸 等 人 , 在 銅 鑼 積 極 招 募 勇 士 , 籌 借 糧 餉 , 並 發 布 「檄 文」 召 告 鄉 里 , 約 期 剿 辦 倭 奴 。

龍騰斷橋介紹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台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 ,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 ,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這座斷裂的紅磚拱橋係日本人於1905年左右由日本人所建,整座橋樑以糯米砌磚,是目前台灣尚存的幾做糯米橋之一,每一層的磚頭寬度皆不同,上面特別標示記號。早年當地居民目睹因地震斷落的紅磚橋樑可以利用,紛紛欲敲打一些磚塊回家做砌牆建屋之用,可是往往敲打整日卻僅獲十數塊完好者而已,由此可見該橋堅固之一般,這也是該斷橋雖經百年之久,尚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三義的風景區:
西湖渡假村介紹
西 湖 渡 假 村 位 於 三 義 鄉 西 湖 村 , 靠 近 中 山 高 速 公 路 三 義 交 流 道 , 因 此 交 通 方 便 , 又 因 濱 臨 西 湖 , 渡 假 村 內 山 光 水 色 盡 收 眼 底 , 渡 假 村 花 園 之 設 計 , 仿 法 國 凡 爾 賽 宮 及 奧 地 利 維 也 納 夏 布 倫 宮 御 花 園 之 洛 可 可 式 風 格 並 融 入後 現 代 主 義 之 設 計 , 營 造 出 一 個 夢 幻 般 的 世 界 , 除 此 之 外 園 內 之 整 潔 的 環 境 及 親 切 的 服 務 態 度 , 在 省 旅 遊 局 評 鑑 中 , 更 於 數 百 個 遊 樂 區 中 名 列 最 優 等 第 二 名 , 在 本 渡 假 村 渡 假 , 能 使 忙 碌 的 現 代 人 真 正 享 受 到 有 如 歐 洲 渡 假 的 樂 趣 。

裕隆汽車介紹
全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即位於三義鄉內,佔地274.85公頃,員工約2700人。裕隆汽車廠除了帶動三義地方之經濟之發展及將三義建設為科技山城外,更以企業回饋地方之心意致力於三義文化藝術之推動,未來計劃興建汽車博物館,將國內汽車發展史生動活潑地呈現於國人眼前。

目前則開放預約參觀汽車製造過程。

勝興車站介紹
三 義 鄉 勝 興 村 舊 名 為 十 六 份 , 位 於 三 義 鄉 東 南 方 , 此 舊 名 乃 源 於 十 六 座 蒸 餾 樟 腦 的 寮 況 而 得 名 。 勝 興 火 車 站 是 西 部 縱 貫 鐵 路 的 最 高 點 , 站 內 月 台 有 一 座 紀 念 碑 , 標 高 四 ○ 二 、三 二 六 公 尺 。 勝 興 火 車 站 興 建 於 民 國 五 年 ,至 今 已 有 將 近 九 ○ 年 的 歷 史 , 整 棟 建 築 係 以 木 頭 為 建 材 , 每 根 標 柱 都 完 全 不 用 釘 子 , 勝 興 車 站 附 近 有 九 座 山 頭 環 繞 , 造 型 十 分 特 殊 , 具 有 避 邪 的 作 用 。 勝 興 火 車 站 在 西 部 海 拔 最 高 峰 關 刀 山 山 麓 , 雖 然 目 前 營 運 量 相 當 小 , 但 已 成 為 中 部 登 山 郊 遊 瀏 覽 風 景 最 熱 門 的 地 點 , 並 與 鯉 魚 潭 水 庫 連 成 觀 光 帶 。勝興車站附近景點介紹


綠色隧道介紹
素有綠色隧道美名的「苗51」線,北起自三義交流道,往北可經高速公路綠橋銜接台十三線之尖豐公路,往南接
苗52線,這片茂密的森林,道路蜿蜒伸長其間,清涼靜謐,意境幽雅,道路兩側竹林密布,景緻優美,行走其間宛如置身隧道中,清晨、黃昏時節,更可看見雉雞、小鳥等悠閒地散步其間。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介紹
火 炎 山 自 然 保 留 區 在 地 質 上 屬 第 四 紀 的 台 地 堆 積 , 是 劇 烈 造 山 運 動 的 產 物 , 其 岩 層 主 要 由 厚 層 礫 石 組 成 , 間 夾 薄 層 砂 岩 , 膠 結 力 弱 ; 由 於 風 化 、 侵 蝕 作 用 不 斷 , 地 形 切 割 得 支 離 破 碎 , 加 上 雨 水 的 沖 蝕 , 切 割 面 往 往 又 極 為 平 整 , 因 之 在 外 形 上 形 成 尖 銳 山 峰 的 組 合 及 深 谷 裡 滿 佈 卵 石 的 景 象 。 如 由 南 向 北 觀 之 , 則 更 能 顯 現 其 雄 偉 壯 麗 的 景 觀 。 在 南 向 的 山 澗 有 時 無 水 , 望 似 卵 石 河 流 。 谷 口 則 堆 積 成 “礫 石 沖 積 扇” , 成 為 非 常 特 殊 的 地 貌 。 尤 其 在 夕 陽 餘 暉 的 照 映 下 , 整 座 山 容 通 紅 , 好 像 火 燄 在 跳 動 一 般 , 遂 有 “火 炎 山” 之 稱 。

鯉魚潭水庫介紹
鯉 魚 潭 水 庫 壩 址 位 於 大 安 溪 支 流 景 山 溪 上 , 在 山 線 縱 貫 鐵 路 東 方 約 兩 公 里 淹 沒 區 六 百 餘 頃 , 位 於 三 義 、 大 湖 與 卓 蘭 之 交 界 , 其 中 魚 蝦 等 水 生 資 源 相 當 豐 富 。 其 規 劃 有 觀 光 、 灌 溉 、 防 洪 、 發 電 等 四 大 功 用 , 在 觀 光 方 面 : 因 水 庫 在 萬 山 環 抱 中 , 風 光 綺 麗 , 景 色 絕 佳 , 並 與 附 近 之 泰 安 溫 泉 、 關 刀 山 、 大 克 山 、三 義 雕 刻 、 火 炎 山 、 通 霄 海 水 浴 場 等 觀 光 據 點 連 接 起 來 形 成 一 完 整 的 觀 光 帶 。

三義木雕介紹

一九一八年,三義鄉民吳進寶先生於開發山坡地時,無意中發現滿山遍野些是樟木的枯樹頭,因形狀極怪異美麗,便帶回家中加以人工修飾,稍加磨光、加工、上漆,作為家中擺飾。日本人江崎的弟弟發現木雕裝飾品極有藝術價值,視為珍品,於是江崎與吳進寶兩人悉心研究如何美化、加工、製成成品,進而以大量加工生產。

後來,日本樟腦局成立「東達物產」,購買大量殘根樹頭加工,從事雕刻事業,而雕刻技術也從加工、塑成天然奇木,演變成平面木雕藝術。三義木雕發展至吳進寶之子吳羅松時,雕刻產品由天然奇木、平面產品,進入立體人像、動物等多方面雕塑階段。

吳羅松自幼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且具藝術天份,所以當時與李金川共同與日本美術教師學習雕刻,李金川專習人物雕塑,吳羅松專習天然物、動物、人像等雕塑。 吳羅松習藝出師後,便再三義射場營業,並將技術傳授給對雕刻有興趣的工人,又與日本師傅舉辦雕刻藝術研習所。吳羅松再三義經營雕刻生意,將產品大量送往日本參加專覽會並受到日方重視,日本陸續向台灣購買雕刻產品,銷售世界克國。李金川與吳羅松可謂三義木雕的宗師,而近代知名的木雕大師朱銘,便是李金川的得意門生。

台灣光復後,由於社會安定,雕刻事業漸由副業型態轉型成為正業,由家庭工業變為企業化經營,小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吳羅松為三義雕刻前途著想,不惜重金禮聘請來大陸福州之雕刻師傅,到三義傳授精良的雕刻技術。民國五十五年至六十五年間是雕刻業最興盛的時期,在這段期間經營雕刻工藝品生產的商店,多達一百七十多家,不少雕刻藝品馳名中外,外銷到世界各地,如日本及美國等地,使三義無形中以行成一個雕刻品的專業區。

民國六十四年,雕刻工業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開始走下坡,許多老店接踵的關閉停業,雕刻師傅也都紛紛轉業,但木雕刻家們正企圖將木雕藝品走向藝術化,一刀一斧的刻化接是匠心獨運,相信必能使三木雕在現風華,再創佳績。
三義木雕以水美街神雕村伯公坑最為有名。這些地方由業者自行匯聚而起,也形成了現今接觸三義木雕的機會點。其中水美街歷史較久,為三義鄉雕刻業者及居營業之處,在這裡有台灣第一個專收藏木雕作品的博物館-三義木雕博物館。目前三義木雕的發展正以社區總體營造、造街運動,來振興傳統公藝產業、創造地方特色並凝聚社區意識。

三義木雕博物館介紹

館 址 / 苗 栗 縣 三 義 鄉 廣 盛 村 廣 聲 新 城 88 號 電 話 / 037-876009
開 放 時 間 : 每 日 上 午 十 時 至 下 午 五 時 : 每 星 期 一 、 國 定 假 日 的 第 二 天 、 及 農 曆 春 節 閉 館 。


苗 栗 縣 木 雕 博 物 館 展 示 說 明 木 雕 博 物 館 簡 介 The Museum of Wood Sculpture 木 雕 工 藝 源 遠 流 長 , 從 人 類 初 始 的 活 動 即 開 始 使 用 木 材 , 以 製 作 工 具 、 舟 筏 、 家 具 、 房 舍 ; 因 信 仰 而 有 面 具 、 神 像 的 雕 造 , 同 時 為 了 美 感 , 除 注 重 造 形 之 外 , 更 在 木 材 上 增 加 繁 複 的 雕 飾 與 彩 繪 , 以 取 悅 人 神 、 驅 邪 納 祥 , 於 是 木 雕 逐 漸 發 展 成 一 門 獨 立 的 藝 術 。

臺 灣 的 木 雕 傳 統 , 與 明 清 時 期 的 閩 、 粵 一 脈 相 傳 ; 臺 南 、 鹿 港 、 大 溪 都 曾 繁 華 一 時 , 及 至 日 據 末 期 , 本 縣 的 通 霄 、 三 義 , 臺 中 豐 原 、 臺 北 萬 華 木 雕 業 漸 興 ; 尤 其 是 三 義 因 盛 產 樟 木 , 於 光 復 後 的 六 ○ 年 代 大 盛 , 成 為 專 業 的 木 雕 城 , 馳 名 中 外 。

本 館 原 為 「 苗 栗 木 雕 藝 術 展 示 館 」 , 是 臺 灣 省 政 府 建 設 廳 為 推 廣 木 雕 藝 術 , 於 民 國 七 十 九 年 三 月 破 土 興 建 ; 佔 地 一 千 五 坪 , 由 地 方 名 紳 湯 申 源 先 生 無 償 提 供 。 同 時 五 月 ,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依 據 「 加 強 文 化 建 設 方 案 」 擇 定 本 縣 以 三 義 木 雕 為 地 方 特 色 , 設 專 題 博 物 館 於 文 化 中 心 內 , 並 委 託 國 立 藝 術 學 院 江 韶 瑩 教 授 進 行 研 究 規 劃 工 作 。 後 建 議 文 建 會 將 展 示 館 擴 充 提 昇 為 博 物 館 , 不 但 獲 得 同 意 , 並 於 八 十 一 年 四 月 核 定 列 入 國 家 建 設 六 年 計 畫 中 的 重 要 文 化 建 設 專 案 , 撥 款 五 千 萬 元 以 充 實 軟 體 工 程 , 是 為 全 國 地 方 特 色 博 物 館 之 首 例 。

本 館 隸 屬 於 苗 栗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 為 臺 灣 地 區 唯 一 以 木 雕 為 專 題 之 公 立 博 物 館 。 建 館 目 標 設 定 以 三 義 木 雕 精 品 為 主 , 兼 及 於 臺 灣 木 雕 之 蒐 集 保 存 、 典 藏 、 展 示 、 研 究 、 推 廣 , 透 過 博 物 館 之 設 施 與 營 運 , 以 達 到 溝 通 、 教 育 , 增 強 資 訊 、 與 旅 遊 休 憩 等 多 元 性 功 能 ; 並 促 使 主 題 特 色 獲 得 維 護 、 傳 續 、 發 揚 與 創 新 , 成 為 生 生 不 息 , 不 斷 成 長 的 博 物 館 。 本 館 之 籌 設 , 從 構 想 到 開 館 , 蒙 文 建 會 , 省 教 育 廳 的 指 導 與 補 助 , 加 上 文 化 中 心 工 作 同 仁 的 全 力 以 赴 , 以 及 地 方 熱 心 人 士 、 木 雕 藝 術 家 的 支 持 參 與 方 得 以 啟 用 ; 謹 致 以 謝 意 。

在 未 來 , 本 館 計 畫 分 期 陸 續 完 成 館 前 的 木 雕 庭 園 景 觀 與 典 藏 、 維 護 庫 房 之 興 建 , 並 藉 活 動 的 開 展 , 提 昇 地 方 木 雕 藝 術 水 準 , 以 宏 觀 視 野 進 行 館 際 交 流 合 作 , 使 本 館 更 臻 於 具 國 際 水 準 的 產 業 文 化 博 物 館 之 理 想 。

 

 

       
三義源流-地理位置/人文風俗/歷史沿革 山城導覽-旅程安排/古蹟介紹/風景區 木雕世界-木雕村介紹 產業投資-都市計畫/工商概況/代表企業 鄉鎮介紹-鄉公所/鄉代表/機關團體最新資訊-活動

大赫廣告設計
裕隆汽車 綠色隧道 雕刻南街 雙湖雕刻老街 神雕村 水美街 三義木雕博物館 鯉魚潭水庫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勝興火車站 西湖渡假村 龍騰斷橋